DB41∕T 2686-2024 切花芍药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

ID

F25B31CF8D49473797C6A8ACB0ABEBDF

文件大小(MB)

0.31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2 65.020.2 0,CCS CCS CCS,B 62 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 2686—2024,切花芍药设施栽培技术规程,2024 - 07 - 26发布,2024 - 10 - 25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1/T 2686—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中心、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慧娟、符真珠、王冉、高凯、张伟伟、王二强、李艳敏、查素娥、刘长营、李晓慧、王巧娟、王利民、高杰、袁欣,DB41/T 2686—2024,1,切花芍药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切花芍药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切花芍药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切花芍药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切花芍药设施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切花芍药设施栽培的设施选择与处理、上盆、低温处理、温室管理、切花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切花芍药设施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2970 连栋温室建设标准,NY/T 3024 日光温室建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促成栽培,利用各种栽培措施,使植物开花期比自然花期提早的栽培方式,3.2 切花芍药,用于从活植株体上剪切包括花(花蕾)、花梗和部分叶片的花枝的芍药植株,3.3 转色期,外层数枚花瓣松动、露出正常花瓣的时期,3.4 暄蕾期,外层花瓣开始伸展、花蕾上部明显发暄的时期,4 设施选择与处理,4.1 类型,宜采用具备升降温、通风、遮阳、补光等条件的连栋温室或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建设标准按NY/T 2970的规定执行。日光温室建设标准符合NY/T 3024的要求,DB41/T 2686—2024,2,4.2 消毒处理,栽植前一周,温室采用45%百菌清烟剂0.2 gm-3熏蒸消毒,密闭24 h后通风,5 上盆,5.1 品种选择,宜选择生长势强,成花率高,花色纯正、鲜艳,花型规整,花枝挺直且长度≥50 cm,瓶插寿命7 d以上,耐低温贮藏的品种。常用切花芍药设施栽培品种有莎拉、蒙斯?茱莉尔、奶油碗等,5.2 种苗选择及处理,5.2.1 种苗选择,选择根系健壮、无病虫害、每株具有6~8个饱满地下芽的三年生芍药分株苗,5.2.2 种苗处理,剪除病根及过长根系,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泡消毒 10 min,5.3 容器与基质,5.3.1 容器,宜选用直径28 cm、高度32 cm的塑料容器进行栽植,5.3.2 基质及处理,采用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3∶1的混合基质,每立方米基质添加腐熟有机肥200 g和氮磷钾(N∶P2O5∶K20)为14∶14∶14的缓释肥10 g作为基肥,混合均匀,每立方米基质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 g稀释成800倍液,均匀拌湿,塑料薄膜覆盖封闭24 h,摊开晾晒至无气味,5.4 栽植,9~10月上旬上盆,栽植深度以芽在基质表面下2 cm~3 cm为宜。然后放置于自然条件下不少于15 d,促进新根生长,6 低温处理,在低温库进行,温度以-2 ℃~2 ℃为宜,低温处理时间不少于45 d,7 温室管理,7.1 入室时间,依据目标花期,确定芍药种苗移入温室的时间。根据品种不同提前60 d~75 d移入温室,7.2 环境控制,DB41/T 2686—2024,3,7.2.1 温度,不同生长时期需要调控不同的环境温度。萌芽期5 ℃~12 ℃;伸长期、展叶期及孕蕾期10 ℃~18 ℃;显蕾期15 ℃~25 ℃,7.2.2 湿度,环境湿度通过设施内湿帘风机及通风系统进行调节,湿度控制范围40%~80%,7.2.3 光照,连续阴雨天气,每天6~8时、17~19时采用LED灯进行补光。采用红蓝光比例为5:1的组合光质LED灯,光照强度300 μmolm-2s-1,7.3 肥水管理,7.3.1 基质施肥,定植一周后,追施N-P2O5-K20含量为10-30-20的水溶肥,肥液的EC值0.6 mScm-1~1.2 mScm-1。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的规定,7.3.2 叶面施肥,生长旺盛期采用0.1%螯合铁+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10 d喷施一次,以喷湿叶面为度,7.3.3 浇水,采用滴灌的方式,根据基质墒情及时浇水,7.4 疏蕾,显蕾后7 d~10 d,除去侧蕾、短茎花蕾及畸形花蕾,显蕾后期,在保留单株三分之二枝条具有健康花蕾的前提下,去除其余枝条上的花蕾,7.5 病害防治,主要病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农药使用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相关规定执行,8 切花采收,8.1 采收时期,依据品种不同,一般单瓣型、荷花型、托桂型等花型的品种在转色期进行采收;而花瓣较多的蔷薇型、皇冠型、台阁型等花型的品种宜在暄蕾期进行采收,采收时间以每天上午10时前为宜,8.2 采收方法,保留花枝基部2~3片复叶进行采收,置于2 ℃~4 ℃低温库中进行储存,DB41/T 2686—2024,4,A,A ……

……